找回密码
 快速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1716|回复: 4

对话西安文理学院瘫痪大学生李杨

[复制链接]
山头小草 发表于 2010-12-9 11:31:2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快速注册

×

西安文理学院07级计算机系学生李杨,15岁时患脊椎畸形压迫神经症导致身体高位瘫痪,被医生诊断为“不治之症”。面对疾病的侵袭,命运的不公,李杨没有屈服,他以惊人的毅力,刻苦学习。2007年被西安文理学院录取。大学期间,他先后获得 “十佳学生奖”、“优秀共青团员”、“优秀学员”、“自强之星”等光荣称号。

由于病魔的折磨,坐在轮椅上的李杨身体矮小,面色苍白,但他神情稳定,乐观开朗,对于未来生活充满信心。采访时,他告诉记者,他的最终梦想是:毕业后能创办一所残疾人大学,使更多的残疾人能享受到大学教育,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
父亲推着他走过八个年头

从简陋的居住地到学校的教室,直线距离也就一公里远,但李杨的父亲李存良走得却是那么艰难。自从2002年,儿子得了脊椎畸形压迫神经症导致身体高位瘫痪,经西安多家医院检查医治,被医生诊断为“不治之症”,这个坚忍的父亲就成了儿子的全职保姆。每天清晨6时,他就起床,帮助儿子穿衣、洗漱,收拾房子,买早点。7点半,从他们居住的沙井村出发,推着儿子李杨从车流中穿过,向西安文理学院校园里走去。等到了教学楼下,李存良双手紧紧握住轮椅,倒退着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将儿子拉到4层的教室里,有时从旁边经过的同学也上前搭把手帮忙,将轮椅抬上台阶。中午他把儿子接回来,下午再送去。一天当中,他在学校和住所之间至少要往返4次。

8年前,上初中的李杨从感觉下肢落地不适,发展到双腿瘫痪不能走路。当时李杨15岁,正是花季少年,看到同龄孩子在操场上跑步、打球、做体操,而他只能呆在教室看书写字,感到非常孤独无奈,对于将来他更是无法把握,但他默默的承担痛苦,自始至终,没有流一滴眼泪,也没有自暴自弃。正是他的镇定和坚强,给家人以信心,开始追求“不抛弃不放弃”的目标。

人生对李杨来说,就像那通往教室的台阶,每一步都充满艰辛,每一步都充满希望。自他瘫痪后,爸爸李存良就用自行车送他上学,一年四季风雨无阻。从初中到高中,上学期间,没有一天中断。当时李杨在户县光明中学上学,离他家甘亭镇孝义坊中村十几里路,学校没有宿舍,每天早上7点爸爸送他上学,中午12点接他回家吃饭;下午1点半送他上学,到晚上9点40分放学。一天接送4次,初中、高中6年时间,为了接送他上学,用坏了4辆自行车。

2006年,李杨第一次参加高考,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,距二本录取分数线差30分,有人劝他说像他这种情况,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就不错了,要么上三本院校,要么就此罢手。可他就是不肯认命,给家人立下“军令状”,再补习一年,保证考过二本大学录取分数线。在他的刻苦努力下,2007年,他以理科总分517分,高出当年二本录取分数线30分的成绩,被西安文理学院录取,成为一名在校大学生。

“我生存的价值,就是与命运抗争”

记者:作为一个残疾人,你展示给人们的不是忧郁和沮丧,而是快乐和开朗,请问你的生活原动力是什么?你怎么看待自己的处境?

李杨:从我得知自己患了“不治之症”那天起,我就决定面对现实,但我并不认命,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改变命运,我生存的价值,就是与命运抗争。

记者:得知你的病情后,你的家人都感到伤心难过,你却平静对待没有流露出任何悲伤,你是如何保持这种良好的心态?

李杨:说实话,我也不是什么神仙、超人,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我比谁都清楚,有时我也感到沮丧、难过,可怎么度过这个“波动期”呢?我采取以下方式,一是自我安慰。与那些比我更重的病人,比如脑瘫、脑残患者相比,我还是幸运的,我只是身残,智力并不残,还能用脑子为社会做些贡献。二是我的家人对我不抛弃不放弃,让我深受感动;同学鼓励我帮助我,使我感到真情关爱。爱使我变得坚强。三是既然命运如此,除了积极应对,我没有别的选择。

记者:据我所知,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,你又是一个残疾人,你怎么看待你个人毕业后的就业前景?

李杨:再有一年,我就毕业了。从我本人讲,我还是喜欢计算机相关的职业比如软件开发、计算机应用等等,就业成功率我预测50%,如应聘失败,我在家继续学习等待时机,另外,现在有一个残疾人就业促进网我还可以向他们求助。

记者:作为一个年轻人,你的偶像是谁?你将来的奋斗目标又是什么?

李杨:我的偶像是世界著名的残疾科学家史蒂芬·霍金、伟人毛∵和大音乐家贝多

芬。我的梦想是将来建一所残疾人大

学,使更多的残疾人接受大学教育,从

而改变命运。

记者:为了你完成学业,你的父亲8

年如一日照顾你,你对他是否心存感念?

李杨:父亲很苦,但从来不说,我从

内心深处感谢他。我只有加倍努力学

习,才能报答他的恩情。当然,对于破例

接受我的西安文理学院以及关心我帮

助我的老师和同学,我同样心存感念,

并在此致以崇高的谢意!

为了不上厕所在校基本不喝水

西安南郊沙井村中间的一楼一间临街的门面房,就是李杨父子俩的临时租住处,在门口的绳子上晾晒着他尿湿的褥子。房间只有8平方米,里边摆着一张床和一辆机动三轮车后几乎没有空余,床头的箱子上摞满了儿子李杨的专业书籍。房子里没有固定的桌子,只有一个折叠式小板桌白天放在墙角,晚上打开,供李杨学习上电脑用。房子太小,脸盆和水壶都放在角落里,没有厨房和厕所,门口有一个洗脸池,父子两人就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生活着。

对于一个下肢瘫痪失去知觉的人来说,最难忍受的不是疼痛,而是久坐不动,肌肉的萎缩,褥疮的形成和大小便失禁让人无法忍受。李杨只能用尿不湿垫着,一天用一个,一月就需花费150多元。为了省钱,也为了自身的卫生,李杨每天上学前,在家就喝足了水,到学校基本上不喝水,实在渴得不行,用水把嘴巴润一下。

靠热情和奋斗实现自己理想


西安文理学院向李杨伸出援助之手,从2008年起,连续三年向他发放特困补助,每学年2500元,同时还把他作为党团组织重点培养对象,对他自强不息的精神给予表彰,号召全体同学向他学习。近年来,李杨先后获得计算机系“十佳学生奖”,在学院举办的“计算机技能大赛”获二等奖,2008年11月,被西安文理学院评为“优秀学员”,2009年5月,被该校团委评为“优秀团员”,2009年6月他获得西安文理学院第二届大学生“自强之星”的光荣称号。2009年11月,经党组织考验批准,李杨光荣地加入了中国∵。

“一个人面对困难的态度,最能表现出他是否有内在的尊严,真正的勇士不需同情和怜悯,而是靠自己的热情和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!”采访结束时,坐在轮椅上的李杨非常自信地说,这就是他多年瘫痪悟出的人生经验。

文/图 本报记者 杨立

都市生存状态调查十九

(本文来源:三秦都市报 )
眼镜蛇 发表于 2010-12-9 12:28:15 | 显示全部楼层
向伟大的父亲致敬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蛋定如初 发表于 2010-12-9 13:21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向坚毅不屈的精神致敬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宋中 发表于 2010-12-9 16:05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向爱心大使,楼主,致敬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季柳柳 发表于 2010-12-12 05:10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向伟大的毛主席致敬!!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快速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